“工业4.0”的概念由德国提出之后,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共鸣。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如何向真正的制造业强国迈进,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严峻课题。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已经跻身于世界领先水平,互联网背景下的工业4.0,无疑是中国的一次历史机遇。
记者在第六届中国商业领袖论坛上专访了有中国“首富园丁”之称的德意志银行亚太投行部主席蔡洪平,请他详解中国在工业4.0中的机遇和挑战。
德意志银行亚太投行部主席蔡洪平
《陆家嘴》:什么是工业4.0?
蔡洪平:这是一个大的工业浪潮,已经向我们涌来。“工业4.0”在2012年工业大会上由德国提出,它对应的是在美国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,基本概念就是用智能化的互联网和自动化相结合,将消费者和生产连接起来,变成一个全新的智能化生产的闭环系统,或者是开放系统——这是一个大的概念。
比如云计算、智能手机等,将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生产挂钩,这是非常让人兴奋的。准确地说就是智能化、自动化,消费的个性化、物联化,人人都是生产者,人人都是消费者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实现了一次大的商业民主。传统商业是有很多垄断的,你做我买、你消费我生产,很清楚。智能化生产发展以后,家里面也可以设计和生产。
这就是人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,也就是4.0工业时代。生产者、消费者很难区分,发明者和生产者、消费者联动。这使得所有传统行业都会面临巨大的革命,比如金融,为什么一定要贷款呢?现在可以众筹。以后人类所有的行为,包括生产起居、用电等都将被大数据搜集,于是基于大数据的电器生产应运而生。比如德国已经开始了,当下午六点钟以后电便宜的时候,它自动就变成使用一般的城市供电,当中午电价贵的时候,它回过头来就用太阳能发电,可以随时切换的。
今后,交通智能化、金融智能化,文化领域智能化……唱片公司、出版社、电视都可能没有了。
这一切,所有的人都没有准备,但是一定会强迫你接受。4.0绝不只是一个工业革命,而是人类的整个生产和消费的革命。
《陆家嘴》:在被强迫接受的过程中,我们需要做哪些更充分的准备?
蔡洪平:我们这个民族要醒过来,我们还在做传统的东西,因为缺很多东西。
第一,自动化还没实现,自动化没实现以前智能化上线是没用的。当然,今天的华为、比亚迪(002594,股吧)已经开始用机器人、用智能化了,因为很显然没有别的选择,当我们的后工业化、国际化、城镇化和信息化完成以后,整个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会很高,关键红利就没有了。
第二,我们“要命”的劳动法,导致一般在目前情况下,(企业)不太愿意再请很多员工。所以我认为在目前中国很多大的企业,包括像鸿海、华为、小米,很多都是自动化加机器人生产,就这样开始的。
当下是我们民族最好的机会。我特别要说一点,我们中华民族虽然古代发明很多,但是近代400年是最落后的,我们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最好机会。
这一次,工业4.0到来时,我们的民族经过了30年的发展、改革开放,恰恰赶到了一个最好的历史门槛,我们可以迎头赶上这个4.0。第一,Internet我们赶上了;第二,我们的工业化几乎就要实现了;还有我们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,资金也充裕了。这是全人类送给中华民族最大的历史财富和礼物,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。
《陆家嘴》:对于工业4.0来说,我们的民族缺什么?
蔡洪平:缺三个东西。第一,对技术缺少无限的忠诚。我们心态不对,没有德国人两代、三代做一个产品的深度和热爱,我们都是短期行为,不是国人不好,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哲学在过去30年来就是黑猫白猫论。这是对的,搞经济可以这样,但反过来,在科学领域里面,没有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,老鼠是抓不到的。在德意志,包括瑞士北部、奥地利等一些国家和地区,真的是几辈子做一个产品,做得很深很深,所以才有今天的德国奇迹。我想(要改变这个心态)至少要20年到30年。
第二,是没这个生态。很多德国人告诉我,你们中国人是为了钱才搞技术,而我们是搞技术以后才赚钱,角度不一样。
最大的问题是,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不完善。保护知识产权是很重要的一点。即便是在上海市发明的东西,到别的省去Copy,你去抓他?法制建设很重要,如果没有对知识产权的保护,谁来做这个事?我们这个民族太需要一代工程师为之而献身,我们需要几代的人,我们叫“傻瓜”,为了一个产品、一个技术而奋斗,这种民族是多么了不起,我们愿意花100万去买一块瑞士手表,为什么?
今天互联网的发展是好事,网购是好事,这叫消费互联网,但是别忘了,我们整个社会发展不是就一个消费互联网,还有生产互联网、能源互联网、交通互联网,等等。事实上,消费互联网对GDP是没贡献的,对就业却是巨大的冲击。它几乎零成本,利用了中国不改革的红利,即“非改革红利”。美国只有亚马逊,没有那么大的淘宝,而中国落后生产体系和物流体系,层层盘剥,这就给了阿里巴巴很大的机会,它是革命性的,直接打穿生产者到消费者,成本都降下来,这是好事。
但是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倾向,特别是“80后”“90后”,要特别注意,不要老沉湎于在网上买便宜货,我更希望看到在互联网上,有国内外的大品牌在上面卖,只卖贵的,不卖便宜的。因为贵的东西里面凝聚着发明者和生产者的血汗与智慧。我们国人普及化都能做,到八分、九分技术都能做,要跨越最后那个10%的质量差别,我们就要花20年,甚至100年时间。所以不要买便宜货,要鼓励在互联网生产下有更加高精尖的东西出来,然后卖合理的价格,一个民族敢于卖贵的东西和尊重劳动价值,才有希望。